貓貓寄生蟲預防攻略2025
許多養貓貓的主人都會因為貓貓不出門而忽略為貓貓進行寄生蟲預防措施,但其實貓貓感染寄生蟲其實非常普遍。
貓貓寄生蟲的傳染途徑
-
環境:寄生蟲卵可潛伏喺貓砂、地毯、家具、戶外泥土等,經常外出的貓貓受感染的風險則更高
-
飲食:進食生肉、未煮熟肉類,容易感染寄生蟲,例如近年流行凍乾生肉,廠商雖標榜凍乾能殺死寄生蟲,但並非100%保證
-
跳蚤/蚊子:跳蚤可傳播絛蟲,蚊子則負責心絲蟲,梳毛時吞食跳蚤或被叮咬都屬高危
-
垂直傳染:媽媽貓可經胎盤或母乳將寄生蟲如蛔蟲傳俾幼貓
-
動物接觸:同未驅蟲或感染的貓、狗等動物接觸,亦可直接或間接傳播寄生蟲
常見貓貓寄生蟲
常見貓貓寄生蟲分為體內和體外兩大類,主要如下:
體內寄生蟲
蛔蟲:主要寄生在腸道,造成腹脹、嘔吐、營養不良等
鉤蟲:吸附腸壁吸血,可導致貧血、腹瀉、體重下降
絛蟲(條蟲):經跳蚤傳播,寄生腸道,造成消瘦、腹瀉、肛門瘙癢
心絲蟲:蚊子傳播,影響心肺健康,嚴重可致命
鞭蟲:寄生於大腸,可引起腹瀉、血便
體外寄生蟲
跳蚤:非常常見,吸血引起搔癢、過敏、貧血,且可間接傳播絛蟲
壁蝨(蜱):吸血引發貧血,可傳播血液疾病
耳疥蟲 (耳蟎):寄生耳道,引起劇烈搔癢、耳炎和黑色耳垢
疥癬蟲:寄生於皮膚表面,造成嚴重搔癢、結痂

貓貓驅蟲產品選擇及比較
以下為市面上較為流行的驅蟲產品比較:
| 驅蟲產品 | 用法 | 適用最低年齡及體重 | 用藥週期 | 體外寄生蟲 | 體內寄生蟲 |
|
|
滴劑 | 8週齡以上及1.5磅或以上 | 每月一次 | 跳蚤、牛蜱、蚤蛋 | 不適用 |
|
|
滴劑 | 8週齡以上及5.1磅或以上 (幼貓版本適用於6週齡以上及5磅或以下) |
每月一次 | 跳蚤、耳蟎、疥癬蟲 | 蛔蟲、鉤蟲、心絲蟲 |
|
|
滴劑 | 8週齡以上及2.6公斤或以上 (幼貓版本適用於6週齡以上及2.5公斤或以下) |
每月一次 | 跳蚤、耳蟎、疥癬蟲 | 蛔蟲、鉤蟲、心絲蟲 |
|
|
滴劑 | 9週齡以上及1.2公斤或以上 | 每12星期 | 跳蚤、牛蜱、耳蟎、疥癬蟲 | 蛔蟲、鉤蟲、心絲蟲 |
|
口服錠
|
幼貓 | 第4、6、第8、第12週齡各服一次 |
不適用
|
蛔蟲、鉤蟲、鞭蟲、絛蟲
|
|
| 成貓(12週齡以上) | 每3個月服用一次 | ||||
|
|
滴劑 | 9週齡以上 | 每月一次 | 跳蚤、疥癬蟲、耳蟎 | 蛔蟲、鈎蟲、心絲蟲 |
|
|
噴霧 | 2日齡以上 | 4至12週使用一次 | 跳蚤、牛蜱、 蝨 | 不適用 |
貓貓驅蟲產品選擇建議:
一般室內貓:每月使用Revolution、Selehold或Advocate,全面防護體內和體外寄生蟲。
經常外出或多貓家庭:推薦使用Bravecto Plus能一次防治多種體內外寄生蟲包括牛蜱,提供12週長效保護,減少忘記用藥風險。
小幼貓:Drontal口服錠適合6個月以下幼貓依使用,專攻體內寄生蟲,並配以Frontline Spray預防體外寄生蟲。
專注體外寄生蟲:Frontline系列針對體外寄生蟲防治並可殺滅蚤蛋。
專注體內寄生蟲:Drontal口服錠針對較多種體內寄生蟲。
FAQ:
室內貓不會外出,是否不用預防寄生蟲?
否,即使貓貓不外出,但仍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跳蚤及牛蜱等寄生蟲會依附主人的衣物帶回家中,蚊子等寄生蟲傳播媒介亦會從窗戶飛進窗戶飛進,讓寄生蟲有機會感染室內貓。如貓咪經常食用生肉還未煮熟的食物,則有較較高機會感染體內寄生蟲。
驅蟲產品有副作用嗎?
只要選擇合適的產品及正確使用產品,貓咪不會有明顯不適或有很輕微副作用,通常24小時內恢復正常。
常見副作用有短暫嗜睡、精神不濟、食慾下降、輕微嘔吐、腹瀉或皮膚過敏反應等。如以上述
症狀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或出現抽搐、震顫、失衡、瞳孔放大等神經系統症狀則需立即緊急帶貓咪就醫。
不同驅蟲產品可以混合使用嗎?
某些產品針對不同寄生蟲,例如Frontline系列針對體外寄生蟲,Drontal口服錠針對體內寄生蟲,混合使用能提供較全面的保護。但某些產品可能具相同藥效,重複使用則會導致用藥過量,增加副作用及甚至導致貓貓中毒。如果有特別需求,需要同時使用多種驅蟲產品,請先諮詢獸醫意見。
如何使用驅蟲滴劑?
1.用手輕輕將貓咪頸背中央毛髮分開,露出皮膚(一般建議滴於頸背部(肩胛骨間位置),避免貓咪舔得到的地方)
2. 將滴劑尖頭朝下,沿露出皮膚處擠壓滴下
3. 幫貓咪戴上頭罩或頸圈,以防止貓咪在舔毛時舔到藥劑
4. 48小時內避免貓咪洗澡或碰水,確保藥物發揮作用

總結
不同驅蟲產品有不同的藥效及針對不同的寄生蟲,貓貓體重、年齡及用藥周期皆有不同。主人在選擇及使用前應小心了解產品特性及使用說明,如果有疑惑,請先諮詢獸醫的意見至為穩妥。另外使用驅蟲產品雖然非常有效,但不能百分百保證能完全預防寄生蟲,因此同時配合環境清潔與生活管理,才能最大化保護你的貓咪。







